赏文物—走进状元博物馆(一):山水图轴·汪采白

  《山水图轴》画卷纵151厘米、横82厘米,现收藏与休宁县状元博物馆,国家三级文物。创作于1936年夏季,整幅画面色调为采白先生最为推崇擅长的青绿色调,画面远景青山瀑布、近景枯石松树,中间以溪流进行穿插,枯石间以细竹进行点缀,让人顿感清新灵动山林气息扑面而来。画面左上角题款:“松筠劲节 泉石清华”、“丙子夏月洗桐居士采白画于秣陵”,钤白文汪孔祁、朱文采伯、白文洗桐居士三方印章。“松筠劲节”一词出自宋·刘宰《挽袁洁斋侍郎三首》“忠言炳著蔡,劲节挺松筠”。

 

 

  采白先生作画一是是章法变化多,对大自然有深刻体会,写生后又巧于经营,不落窠臼,十分生动;二是用笔劲挺爽利,十分概括,其山间兰花只用几笔勾勒外形,即表现出兰花之神韵,在竹枝及竹叶描绘上用墨透爽,层次分明。溪水描绘上,或用线勾,或用墨渲染,层次不多,寥寥几笔,却淋漓生动。三是着色明快,山石多作浅绛,略加淡赭色,其小青绿山水风格十分清新,秀气扑人,为二百年来之少有。这就成为汪采白先生秀劲清雅的独特艺术风格,不愧为我国近代杰出山水画家。

  汪采白(1887-1940),现代著名画家,名孔祁,字采伯,号澹庵,别号洗桐居士。歙县西溪村人,1910年从南京两江师范学堂国画手工科毕业,从事艺术教育事业,历任北京师范学校图画教师、安徽省立第二中学校长(现休宁中学)、中央大学国画系主任、北平艺专国画系教授等职。汪采白是“新安画派”在现代的重要传人,特别擅长小青绿山水,在近代画坛上别具一格,著名学者胡适先生曾这样评价他,“用青绿写他最熟悉的黄山山水,胆大而笔细,有剪裁而无夸张,是中国现代画史上的一种有意义的尝试”。是近代与黄宾虹同时崛起的新安画派的重要代表人物,也是中国近代美术教育事业的重要奠基人之一。

网站首页    馆内动态    赏文物—走进状元博物馆(一):山水图轴·汪采白
创建时间:2024-12-31 10:18

当前位置:

浏览量:0

馆内动态